



近日,51所基础部某项目团队紧急攻关,保证了设备的顺利交付。
面对项目交付节点,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不仅仅是繁重的工作量和紧迫的时间节点,更重要的是设备交付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不可预知的困难。数据处理模块、整体结构设计、前端模块、天线……尤其是两个波段的功放模块,存在极大的研发风险。面对极端困难的情况,项目组迅速制定预案,团队上下凝心聚力,“向时间要成果,凭奋战保节点”。
真空发射全动员 研发试错零容忍
真空发射组承担了两个频段功放的研制任务,由于所内对该波段功率型产品的研发几乎为空白,而且功放电压高、体积小、时间紧,要求研发试错必须零容忍,任何一个错误都会导致本就短暂的调试时间延迟,最终影响能否按时保质完成交付。
研发4人小队攥紧拳头,誓要攻克难关。时间紧、任务重,4人接力调试,取长补短实现合力最大化,不断复盘分析讨论,提升科研效率。最终,他们克服了高压难题、高频难题,按照既定计划交付了两个波段功放模块,并协助总体完成联调,本次技术突破有效拓宽了真空发射的应用之路。
多项目兼顾 高效率执行
微波前端设计和数据处理设计两专业存在一方面新研发项目不断地下发,另一方面数个未结题项目有待升级优化的困境。设计师王洪刚和王明君作为专业组主力拿到任务书时犯了难,“这与一般项目的研发周期相差太大,作为设计师只能在设计与调试的环节加班加点,抢时间要效率。”在设计调试的两周时间里,他们潜心研究,常常是一抬头,天色已是浓郁的黑。
王明君的任务更是饱满,接到该项目,他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要保证项目进度,另一方面还不忘“传帮带”,不断地给新人提供学习机会。为了在外场实验一次成功,他必须思虑周全、模拟到位,常常伴着月色奔赴某外场实验基地进行连续高强度的设计调试以及与总体的联调。
多头协调沟通 产品严丝合缝
结构设计是本项目的另一个难点,设计时间短并需要多方沟通、多要素统筹。一方面要满足客户的安装要求与重量限制,另一方面项目内部也有多个组件模块要相互匹配,要“严丝合缝”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彭金亚、安子毅将项目设计时间压缩到最短,为了快速识别设计方案是否能够顺利加工,保质保进度,他们深入工厂向工人进行请教、学习,然后再转换成设计理念,如期完成了任务。
无论是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还是青春逼人的“90后”,在干扰设备交付任务过程中,他们把每一日作为冲刺日,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确保自己研发的产品质量过硬,而且还主动与相关联设备进行联合调试,找出最优工作状态。分析图纸,检测设备性能,分析讨论疑难问题……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往前闯,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往前推,攻克了一个个看似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难题。
项目团队用舍我其谁的工作态度,用“关键时刻顶得住”的工作能力,最终使得项目顺利交付,设备在基地测试效果良好,得到基地一致好评。
(来源/51所)